藥業新聞
漲保費是幫健保延命的唯一解方?
2020/10/16

費,相當於費率調高到5.5%,更有七成受訪者贊成提高小病的部分負擔,以換取健保給付更多新藥。

 

到底健保費該怎麼漲,才能持久一點?10月9日,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台灣經濟學會、與陽明大學防疫科學中心共同舉辦「疫情下的健保改革──世代對話」研討會,針對健保財務的三大改革方案,健保署、公衛專家、第一線醫護人員、經濟學者都提出了看法。

 

方案一:調漲健保費率,政府、雇主和勞工分擔

「健保需要有一個收支平衡的費率,」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說明,健保收入現在上看7000多億元,其中36%是政府出的,雇主出了30%,民眾出了34%。「這塊三分大餅,大家一起出錢,但高齡化、少子化趨勢,造成收支無法平衡的結構問題。」

 

「如果費率不動的話,明年我們要虧將近900億元。」蔡淑鈴指出,依據法規,平衡的機制有兩個,一是保費調整,二是檢討給付範圍。在給付難以縮減之下,若不調漲保費,健保準備金可能在2021年底就會用罄。

 

「提高費率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不過,淡江大學會計系副教授韓幸紋指出,在人口快速老化的情況下,以現行機制,即便今年調整了費率,未來二至三年還要再調漲一次,且調整幅度恐會加大,健保才能永續經營。
方案二:提高部分負擔,使用者付費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用的都合理,是別人浪費,」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組長李純馥感嘆,民眾對於調漲保費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應先解決「浪費」的問題,導致各種部分負擔調漲遲遲沒有共識。

 

而企圖壓制「醫療浪費」的其中一個對策,就是提高「部分負擔」,以便達到降低看病次數、分級醫療的效果。

 

李純馥指出,目前各界倡議「部分負擔」的改革方向包括,經轉診及未經轉診,收取不同費用;慢性處方箋依一般處方箋收取藥品部分負擔,以及收取檢查費的部分負擔,並逐步檢討重大傷病免除部分負擔的合宜性,例如癌症新藥不再由健保全額買單,病友須自行負擔部分,但訂負擔上限等。

 

過去討論醫療浪費,經常指向民眾小病逛大醫院、分級醫療沒有落實等弊端,但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指出,研究發現,現在近九成的小病患者,都會在診所就醫,唯一比較難以界定的是慢性病患者,「他們穩定時可以在診所看,但有狀況仍要到大醫院。」

 

洪子仁建議,健保改革的原則是「多用多付、少用少付,大病免付」,舉例來說,非急難重症患者使用高價影像檢查,如CT、MRI、PET等,應收取檢查費用10%或定額部分負擔;藥品部分負擔由目前上限200元調高到500元;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等。

 

「部分負擔一定要調到讓民眾有感!」洪子仁強調,必須建立使用者付費觀念,保大不保小的差距要拉大,讓民眾在使用藥物和檢查時好好思考,才能面對健保未來的挑戰。
 

方案三:實施「家戶總所得」機制,提升公平性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曾提到,他每月可領約8萬元退休金,但卻繳最低健保費,甚至不用繳,連他自己都認為不合理。因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指出,如果健保是社會福利,就應該更公平處理付費制度。

 

蘇一峰支持「家戶總所得」機制,也就是讓家戶成員全部所得,包括利息、股利、兼差、房屋交易獲利等非薪資所得,都應計入收入,而不是只依薪水收入去收取健保費。

 

事實上,二代健保原本要推動「家戶總所得」,但引發對失業者、家庭主婦等弱勢族群「虛擬所得」「懲罰單身」的質疑聲浪,後來才改以「補充保費」替代。但隨著人口老化,加上補充保費的費基設有上下限,對於平衡世代差異的效果有限,未來應擴大費基,才能達到公平收費。

 

韓幸紋也認同「家戶總所得制」,因為台灣課稅所得不等於真實所得,健保改革應納入財產考量或增加其他財源,以降低年輕、多眷口族群、低所得等高敏感族群衝擊。

 

漲健保費已是勢在必行,但對於每年7000多億元的健保支出仍是杯水車薪,只能短期續命。尤其是人口老化,加上新藥和新科技不斷湧現,健保收入將趕不上醫療花費的成長,如何為找到永續經營的解方,仍需全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