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製藥公會:健保逆向砍價市場自然缺藥
2023/03/18

缺藥問題繁複,至今全球多藥齊缺。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除考量藥價、健保藥價,台灣藥業產業問題也亟須政府關注。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蘇東茂表示,這幾年製藥成本上漲,健保卻逆向砍價,許多產品自然退出市場;同時,國防部也早在去年烏俄戰爭開打時,要求藥廠提供戰備藥品從1個月,提升到1年,藥廠直呼吃不消。

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蘇美惠表示,醫院通常大量採購藥品,有時效期不滿8個月就會被「退貨」,無法確保醫院倉儲、物流系統是否溫度、濕度符合規範,因此依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優良製造規範(GMP)標準,退貨藥品均須銷燬,造成大量浪費。

蘇美惠說,不過,由於目前多款藥品缺貨,醫院針對缺藥品項不大會退貨,但還是希望政府呼籲醫院,不要搶貨、囤貨,最多以去年度當月份的1.1倍量穩定採購,才能讓大家都有藥可用。

全球在原料藥受烏俄戰爭影響,多少都出現短缺情形。蘇東茂說,藥廠都努力新增原料來源,目前藥廠安全準備庫存量均提高(一般製劑3至4個月、原物料4至6個月);但取得成本不斷提高,卻又受到藥價法規的限制,若都要等到缺貨藥才不砍價,未來缺藥品項只會愈來愈多,應重新檢視「地板價」品項等,才能打造較好的供應鏈及產業。

「全民健康保險費用分配比率目標制(DET)」除了疫情的兩年未動外,年年都砍藥價,但蘇東茂表示,諸多藥品費用成長率,遠遠大於DET的預定目標成長率,常常是成本漲,但藥價反跌的違反市場機制的價格,不敷成本之藥品自然不做了,造成缺藥危機。

蘇東茂呼籲,政府應另編列預算,支付高單價之新醫療科技或新藥,不要調降一般學名藥價格來補足藥品費用超出DET目標值的缺口,直呼是非常不公平的「制度」與「機制」。

【2023-03-14 /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