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藥價砍很大! 原廠藥寧願退出台灣
2014/09/15

健保赤字越高,為了節省成本,很可能就是從「藥品」下手,再加上,不少藥廠受不了,原廠藥的健保給付價太低,老早退出台灣市場,小廠的學名藥也找到機會頂替出頭,只是,醫改會認為,學名藥雖然號稱和原廠藥同成分,但裏頭的「賦形劑」很可能造成過敏或不良反應。

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今天500毫升的點滴,如果(給付價)低到比礦泉水都便宜,那我們去賣礦泉水就好了。」

健保制度大砍「藥價」,國際製藥大廠,老早撐不下去。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低到已經連路邊攤的東西,都比針劑還要貴的時候,那哪個藥廠願意生產,如果它還繼續生產,你能夠確保它的品質沒問題嗎?」

最直接影響,就是你吃下的藥,可能從原廠藥,換成學名藥。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跟台廠(給付價)同樣的價格,可能有些地方因此換廠,像這個是抗心律不整的藥,如果不是因為有停產的因素的話,我們也不會隨便換(台)廠。也許我們今天換台廠的,也許我們的利潤會比較高,這個藥我們一個月,使用量超過10萬顆,如果一顆多一塊錢,我一個月就可以多賺10萬塊錢。」

所謂的學名藥,其實就是原廠藥專利過期後,其他藥廠製作同成份的藥品。在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統計中,2008年到2013年,學名藥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是9%,已經高過整體藥品市場的5%。

醫改會研究發展組組長朱顯光:「除了主成分以外,還有很多我們叫做賦形劑,就是有添加物在裡面,可能有防腐劑助溶劑或很多東西,那國外的經驗就是說,如果我吃某個藥習慣了,如果換成標榜是三同的藥品,我也可能會有過敏或不良反應。」

風險或許無形中已經悄悄產生,不過別忘了還有藥品委外代工這一環,根據統計全球藥品委外代工產值,2008年174億美元,2013年已經增加到343億美元,其中又以美國佔了57%,是最大宗,歐洲23%亞洲佔比10%。

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一樣是學名藥,那進口的一定比台灣的好,那就不一定囉,以我個人來講,我會認為台灣廠的比較好,因為台灣廠我們就近看的到,知道我們的管理查廠很嚴格,那你今天一個國外廠,就算是美國的又如何,當地政府當地藥廠如果不配合的話,其實中間還有很多風險。」

所以進口不一定比較好,產地迷思得要重新定義,畢竟現在更重要的是,藥品「三同」策略,同成分同品質就要同價格,而這個決定,也造成學名藥數量,可能大幅增加。醫改會研究發展組組長朱顯光:「這十幾年的藥品,大概都是會先做BABE(藥物生體可用率與生體相等性),只是說做了BABE之後,我們是不是還是會長期去監測他每次用的原料。」

就怕吃出問題,醫改會頻頻提出示警,但全民健保,人力藥品到醫療品質,環環相扣怎麼平衡是大學問。

【2014-09-12/ 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