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藥價改革 差額負擔才能雙贏
2025/10/13

台灣醫藥品法規學會理事長康照洲投書表示,受人口老化及新藥新科技研發快速,學名藥政策推動已刻不容緩。而今年正式實施新的藥品價格調整政策,未來過專利之藥品與其學名藥、生物相似性藥品,將統一參考十國藥價並降至相同價格。

 

康照洲也提醒,若藥價大幅降低,將導致市場缺乏穩定供應的誘因,此時應考慮再次導入藥品差額負擔制,建立更具彈性與韌性的藥品供應環境。藥品差額負擔制若能搭配學名藥政策且運用得當,將可更有效分配健保資源。

 

康照洲表示,近期已召集藥商、醫院、病友代表等共同商討,提出藥品差額負擔制的四建議:一、應針對已過專利之同成分、同劑型、同含量、同規格的藥品先行試辦,並針對具有特殊醫療需求的族群設置排除條件以減少醫療不平等之疑慮;二、個別總額體制下,施行學名藥政策下的藥品差額負擔,可促進藥品資源分配,建議醫院需提供至少一種無差額負擔的藥品供民眾選擇;三、建立藥品差額負擔的監測指標,以了解制度實施後的成效與需改善的方向;四、藥品差額負擔可與既有的部分負擔設計結合,以精進行政措施、促進藥費再利用。

 

 

【2025-10-06/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