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實際編列只有50億元 病團憂明年經費難支應
2025/11/3
為減輕癌友經濟負擔,行政院今年編列「癌症新藥基金」50億元,不過截至目前僅支用23.58億元,執行率不足五成,共3351個家庭受惠,平均每人每年減輕117萬元治療費用。病友團體憂心基金未能充分發揮效益,恐影響用藥銜接與治療持續性。
立法院厚生會22日舉辦專家會議,呼籲基金制度應盡速法制化,以確保長期穩定運作。厚生會總召劉建國表示,目前基金僅以行政預算暫行運作,規模「勉強夠用」,應盡快推動《癌症防治法》與《國家醫療科技評估中心設置條例》修法,建立明確法源與專責單位,完善癌症新藥基金制度。
副會長陳菁徽指出,癌症為國人首要死因,政府設定2030年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但國內已有多項藥品退出市場,病友憂心未來新藥無法引進。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也表示,基金確實減輕病友負擔,但乳癌等癌別仍有近半治療未納入給付,呼籲審議過程應納入病友意見,讓政策更貼近臨床需求。
台大藥學院教授沈麗娟指出,成立「國家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是讓癌症新藥基金與健保制度接軌的關鍵,可透過醫療科技評估(HTA)與真實世界證據(RWE)建立新藥優先排序機制。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則表示,全球僅台灣與英國設有類似癌藥基金,下一步應提高基金法定層級,接軌國際治療指引,並兼顧急重難罕等其他疾病領域,強化醫療體系永續。
【2025-10-30/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