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督保盟:應全面清查指示藥
2015/4/20

廖珮妤╱台北報導

國內75家使用碳酸鈣、碳酸鎂製藥的藥廠,竟有32家、46款藥物出問題,民眾已不知該買什麼藥。民團批評,出包的有多家知名藥廠,甚至包含股票上市公司,食藥署不可繼續放任,應全面清查指示用藥。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1家藥廠出包是個別問題,但若是許多藥廠同時出包,顯見使用食品級、不合格原料製藥非偶發事件,是長期且成熟的違規,藥廠自主管理根本是有問題的,官方別再輕縱。

食藥署風管組長李明鑫坦言,碳酸鈣、碳酸鎂屬於風險較低的物質,過去確實不會稽查,未來將加強管理。目前正在釐清這類藥品、食品都可使用的非典型原料還有哪些,然後逐步清查。

滕西華說,食藥署過去查廠隨便執行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每次爆出問題後,被輿論逼得不得不查,然後才發現查都查不完,出包的廠商則烽火連天燒不盡。光制酸劑清查就這麼多不合格,難保其他藥物的安全性,應全面清查指示用藥,為民眾健康把關。

滕西華表示,前年有數十件藥品自行變更賦形劑成分,被檢舉後,食藥署罰個幾萬元,甚至藥廠只要自主認錯,就可大事化小,廠商不痛不癢。雖然我國2012年開始推動藥廠PIC/S GMP輔導,但這個認證過程顯然是有問題,才會一再出包。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長黃文鴻表示,藥廠行政程序有問題是事實,源頭出差錯,就是違反GMP規範,最後成品藥物當然是不合格的。

黃文鴻說,整個藥品製作和把關的過程,不會一開始就滿分,一定是愈來愈嚴格,藥廠與官方都應記取教訓,而社會氛圍也應改變,不能看到錯誤,就否定整個製藥產業的努力。

【2015-04-19/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