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藥價砍很大 醫界憂心救命藥變害命藥?
2016/05/30

藥品問題,近來在台灣也掀起一陣討論!通常擁有專利期的原廠藥,價格比較昂貴,在考量健保的藥品「給付價」,許多醫院基於成本效益,都會轉向其他藥廠購買學名藥,學名藥是甚麼呢? 就是專利已經過期但成分相同的藥,或是其他藥廠產製的同樣成分藥品,相較於原廠藥,當然價錢相對好談,利潤差也比較多。不過殺價的結果,常常坊間一顆原廠可以賣到15塊的止痛藥,學名藥成本價"不到1塊錢"。醫界憂心,如果健保藥價再這樣砍下去,未來這些"救命藥",會不會變成"害命藥"。 

 

藥品來源主要分為兩種,原廠藥就是由藥廠自行研發新藥擁有20年的專利保護期價格相對昂貴,而學名藥就是在原廠藥專利過期後由其他合格藥廠產製同成份 同劑型、同劑量、同療效的藥品,價格比較便宜。

 

健保新藥核價幾乎年年砍,以美 加 英 德 法 和日本等十國的新藥核價平均數來看,台灣從1995年的89%到2015年的53%,20年內砍了將近40%,直接影響國外大廠願意將新藥引進台灣的意願。就連原本在台販售外國原廠藥也因為健保制度壓低成本價漸漸淡出市場。

 

健保藥品給付有多低? 立委林淑芬指出,給付價低於一元的藥品中心血管用藥就有475項、腸胃道用藥230項;少於五元的神經系統治療用藥高達914項、腸胃道用藥也有838項。而今年四月健保署再度調降7392種藥品,預計每年可省下31.8億的健保支出。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但關係到用藥安全就得斤斤計較。學名藥不是不好,而是藥品品質這道防線必須堅守住,就怕省東省西最後賠上的是你我健康。

 

【2016-05-14/ 台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