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健保署長李伯璋:健保砍價?透視藥價的真相
2019/03/22

2019-03-22蘋果日報 李伯璋

 

近日有藥廠聲稱健保連年調整藥價,導致健保核價不敷成本,擬停止供貨或退出台灣市場;同樣的,部分醫界或藥界人士也都憂心藥價過低恐影響用藥品質,因而質疑健保署的調整藥價措施。對於外界的指教,身為健保署署長有必要向社會大眾說明健保署對於藥價調整的機制,及未來如何務實面對背後藥價差的真相。

 

根據健保署統計,健保每年支付西醫門、住診的藥費,從民國87年的677億元增加到106年的1749億元、107年的1861億元,20年間成長了近兩倍之多,在健保總額政策下,如果不做任何的管控措施,除非提高民眾保費,否則勢必會擠壓到其他醫療行為的合理給付。

 

自二代健保上路後,健保依法開始試辦「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rug Expenditure Target,簡稱DET),這是針對每年超出藥費支出目標值之額度作為藥價調整額度的管理,一方面可供醫藥界自我管控藥費的成長,另一方面也可穩定醫療總額的點值,實施至今,包括醫界及藥界對此制度多半持「雖不滿意卻可接受」的態度。

 

新上市藥品由於擁有專利,它的銷售價格當然高,我們用10國藥價做核價參考。但隨著專利期結束,勢必有其他較便宜的學名藥加入競爭,在國外,原開發廠商當然很明顯自動降價。健保署是在尊重藥品自由市場的競爭下,以醫療院所向藥廠採購藥品實際交易價格的平均值,作為調整支付價格的參考。

 

外界總認為健保藥價已「砍到見骨」,但事實上,健保署計算DET公式,一定會依據廠商申報的市場銷售價加上合理利潤做決定。

 

外界屢有健保藥價過低導致原廠藥退出的傳言,根據健保統計,近10年原廠藥退出健保原因,近5成品項是因為學名藥競爭,其餘原因包括國外停產、國外回收、許可證逾期,或改授權國產製造學名藥等,真正因成本或藥價問題僅屬少數個案,更何況近年來原廠藥的市佔率是不降反升的。至於少數台廠無法生產的原開發廠醫藥材,如何合理保障以避免醫界藥界與民眾恐慌,這也是我們的管理方法應該再檢討與改善。

 

【2019-03-22 /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