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藥比糖果便宜」讓他痛心 李伯璋談砍藥價
2019/06/21

不堪砍藥價,幾款原廠藥日前擬要退出台灣市場,讓健保成各界箭靶。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已經擬定價格不合理的藥物清單,也調高錠劑等3類藥品地板價,並透過雲端藥歷減少重複用藥等措施,處理藥價問題。他還原當時情況,建議食藥署和本土製藥應更積極澄清「學名藥和原廠藥療效相等」,降低民眾無藥可用的憂心。

健保不會破產 開源節流是關鍵

針對民眾滿意度達8成的健保是否會破產?李伯璋日前在「健保藥品支付制度暨民眾用藥權益座談會」分析,健保是「收支連動機制」,若民國110年健保安全準備基金用罄,屆時恐加收保費。因此,在不增加保費情況下,讓健保獲得更好利用成重要課題。

隨著人口老化,罹患癌症及慢性病人口逐年增加,以及民眾對癌症新藥渴求,藥費卻不斷上升。對此,健保署試辦「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rug Expenditure Target, DET),針對每年超出藥費支出目標值的額度,透過調整藥價來管理藥費的成長,也是許多藥廠抱怨藥價遭砍的原因。

控制藥費總支出 砍藥價必要之惡

李伯璋解釋,台灣參考十國藥價中位數決定健保藥價,但各國訂定藥價有多重考量,然而台灣醫院往往領取較高的健保藥價,卻以低價向藥廠收購藥品,賺取藥價差,成影響藥價最大原因。他也坦承,DET並不完美,調整藥價同時,仍須兼顧製藥產業要有合理利潤,避免藥品退出台灣市場。

例如百憂解退出市場,本來健保補助2.08元,醫院以2.04-2.05元收購,「醫院已經難以從藥價差獲得利潤,結果健保局又調降藥價至1.96元,等於廠商倒貼。」他爆料,同仁雖依法行政,這種不合理是他自行發現的,於是要求整理藥價不合理的清單。

學名藥等同原廠療藥 籲民眾放心

至於原廠藥退出市場,台廠學名藥是否有相同療效?李伯璋提到,很多病人反應在醫院和診所拿的藥不一樣,也有許多醫師認為學名藥比不上原廠藥,但以政府官員立場,他必須強調「學名藥和原廠藥的療效是一樣的」,許多台灣學名藥的藥效,更達到世界標準,希望主管機關食藥署和本土製藥業者主動澄清。

他直言,看到媒體寫「藥比糖果還便宜」非常痛心,呼籲本土製藥要有勇氣,抵抗醫院的不合理收購。至於許多廠商希望公權力制止,他透露,其實衛福部有計畫,希望減少醫院藥價差利潤,讓金流分散到社區藥局。

減少用藥浪費 雲端病例成利器

部分意見認為健保署應處理用藥浪費的問題,李伯璋回應,80%健保給付集中在661種藥品,包含抗腫瘤及免疫調節劑、心血管用藥等。透過雲端藥歷主動提示醫師重複用藥,並且會顯示病患餘藥日數,若醫師重複開藥會遭核刪,今年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重複藥費下降22%。

他還提到,過去如果藥效不等,一般醫師會請患者增加藥量,或者換藥,少有醫師願意通報;雲端藥歷也提供通報管道,若某藥品通報件數過多,食藥署也可啟動稽查。

 

【2019-06-14 / 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