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新聞
從新冠肺炎改變就醫行為談起
2020/08/21

今年碰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尤其在這次防疫工作上,平時較被忽略的「社區藥局」功能也大為彰顯,而且由於全台社區藥局全心投入分裝及販賣口罩,讓民眾看到社區藥局的親切及專業,未來若要落實「醫藥分業」,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今年逢百年大疫,由於許多民眾擔心到院所就醫會有感染風險,以致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的看診人次立刻變少了,根據健保署統計,相較於去年同期,今年1到6月整體門診量降幅 8.1%,其中醫院降7.1%、診所降10.7%、牙醫降4.8%、中醫降0.9%。而從健保死亡退保的資料分析,今年1到6月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數減少1.49%,換言之,這段疫情期間民眾減少看病,並沒有造成因為減少就醫而增加死亡的個案。
由此觀之,以台灣平均每人每年門診次數高達14、15次之多,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正需要就醫者,確實值得探討。如果某些人可透過自我保健或調整飲食作息就能恢復健康,我們的第一線的醫師如果能在診間多給予衛教,相信節省下來的醫療資源一定相當可觀。
從今年第一、二季的就醫人數大幅減少,以109年4-5月申報點數估計,牙醫、西醫基層及醫院之平均點值皆大於1,今年是觀察民眾就醫狀況和健保點值檢討的好機會。在疫情的威脅下,連國人愛逛醫院的現象減少了,我們更盼望國人就醫行為從此有了正向的改變。
(作者為中央健保署署長)

【2020-08-16 / 自由時報】